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,提升学生法治意识,新学期伊始,牡丹江市阳明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、法治副校长刘星源为华欣小学四、五年级4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主题为“与法同行,法育未来”的法治教育课。通过法律概念解析、未成年人保护途径讲解及典型案例剖析,为孩子们播撒法治种子,助力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“法治扣子”。
厘清法律本质:从条文到生活的守护
活动伊始,刘星源法治副校长以“法律是什么”为切入点,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法律条文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法律的社会功能:“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,也是保护公民权益的盾牌。”法治副校长结合校园生活实际,运用生动比喻和鲜活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,引导孩子们理解法律如何规范行为、化解矛盾。
筑牢保护屏障: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全解析
在未成年人保护专题中,刘星源法治副校长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六大保护体系,重点讲解了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协同发力的重要性。法治课从“预防校园欺凌”的角度出发,通过讲解真实案例,警示孩子们识别危险信号,详细阐述校园欺凌的形式、校园欺凌所承担的严重后果、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等知识,“遇到侵害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老师,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。”同时,法治副校长呼吁学校加强法治教育,家长履行监护职责,共同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网络。
以案释法:让法治精神入脑入心
课堂上,最受师生期待的环节是典型案例互动。刘星源法治副校长选取了“校园霸凌中的故意伤害”“网络诈骗陷阱”等围绕青少年成长各个阶段中突出、高发问题的案例,重点讲述了未成年人民事权利义务的相关规定、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等方面内容。
法治课堂以生动的案例告诉同学们,青少年身份并非护身符,不能成为肆无忌惮的资本。学生们积极参与问答,纷纷表示“要牢记法律知识,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,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,学法、守法、尊法。”
此次法治课,以案释法、以案普法,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维权意识,引导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华欣小学校长表示,法治教育课堂将抽象法律具象化为生活指南,为孩子们提供了可操作的法治实践方法。
阳明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“法治副校长”机制,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基石。